怎么查找自己的个人档案
① 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(国家档案局)
网址:https://cxly.saac.gov.cn
功能:婚姻、出生证、职称、劳模、土地确权等民生档案,以及各档案馆已开放档案。
流程:注册→人脸核验→填诉求→选“目标档案馆”→提交→短信通知结果。
适用范围:全国 1000+ 家国家综合档案馆。
② 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(人社部)
网址:http://zwfw.mohrss.gov.cn
路径:首页→“就业创业”→“跨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”
功能:仅查“流动人员人事档案”(毕业后档案转去人才中心或国企的均可)。
提示:若系统空白,说明档案尚未数字化,可转线下电话核实。
手机端“12333”小程序/APP
微信搜“12333”→微服务→“个人档案存档情况查看”
优势:直接带出“存档机构名称+电话+地址”,一键导航。
省级高频通道(举例)
浙江:浙里办 APP→“流动人员人事档案”
广东:粤省事小程序→“人才服务”→“档案存储地查询”
山东:爱山东 APP→“毕业生档案”
福建:闽政通 APP→“毕业生档案”
重庆:重庆人社 APP→“档案存放点查询”
湖北:湖北政务服务网→“档案的整理和保管”
安徽:安徽省公共招聘网→“人事档案”
若以上未列出你的省份,可直接在百度/微信搜索“省份+流动人员档案查询”。
查不到怎么办?——“档案失联” 3 步补救
先逆向排查
毕业学校 → 原籍人社局/教育局 → 第一家用人单位 → 单位所在地人才中心。
补建档案
若确认丢失,可回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申请“重建档案”,需提供:
身份证、户口本
学历、学位原件(或学信网验证报告)
就业报到证(或解除劳动关系证明)
职称、获奖、党团关系等原始材料
激活“死档”
档案在自己手里被拆封=“死档”。需携未涂改的原始袋,到户籍地人才中心重新审核、密封、盖章,再入库。
写在最后
档案无小事,早查早安心。建议应届毕业生在离校 3 个月内完成第一次查询;在职人员每次跳槽后 30 天内确认档案是否同步转递;计划退休的朋友提前 1 年核查档案内“三龄两历一身份”信息,避免“最后一公里”卡壳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个人档案查询入口官网-档案网上查询系统




